通关倒计时:封关近3年,深圳人想念香港了吗?

香港通关


最近,香港通关频频传来好消息:


大陆疫情管控“放开”、入境免隔离、高铁西九龙站试运行、迪士尼增聘600名员工迎接客潮、香港特首表示1月8日或可实现通关......


阔别近三年,跨越一千多天的等待,这次,终于要进入通关倒计时了吗?






2020年2月8日,为防控疫情,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入境管制措施。


随着通关日期越推越后,与香港“隔离”的时间越来越长,我们似乎渐渐忘记,以前港深之间跨境往来,是如此便利。


阿杰是四川人,因为从小受港片与港味文化的吸引,2017年毕业后,阿杰没有去北上广,而是选择了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。


“以前几乎每周都会去香港玩,明星办国际巡演,首选肯定有香港站,元创方会举办各种艺术沙龙,家里亲戚也经常托我代购化妆品和包包,很难有不去的理由。



红磡体育馆的演唱会、巴塞尔艺术展、香港国际影展、出现在港片中的老字号美食店......都是吸引阿杰几乎每周末都过港游玩的原因。


“坐四号线去福田口岸,顺着口岸通关的人潮流动,电子机器‘唰唰’通关,不到二十分钟就可以出境,比去龙岗和宝安还要快。”


为方便在周末来回港深,阿杰每次找房子,只看四号线沿线。“如果玩到太晚结束,就去皇岗口岸搭乘通宵大巴回深圳,节约酒店钱。”


2019上半年,深圳福田、皇岗口岸日均通关人数达24.4万,香港西九龙站高铁通车后,15分钟可以直接从福田到九龙。


对于深圳人来说,跨境去香港就像逛家附近的菜市场一样习以为常。



与众多喜欢去香港逛街购物的年轻人不同,家住在新界区的Tracy,经常“反向跨境”玩。


“香港是个购物天堂,逛街就要消费,而且消费不低,闹市区的街道又拥挤,待久了就会腻。放假拿着回乡证过去内地放松也挺好的,深圳那边的酒吧消费比香港便宜好多!”


“我阿婆以前住莲塘,搬来香港后也钟意去罗湖的街市采购蔬菜和水果,便宜又新鲜。”


深圳的物价消费比香港低,空间宽敞,人口密度小,同样也会吸引很多香港人过来玩乐。


在深港未封关之前,许多人都维持着“香港赚钱深圳花”的生活方式。





暌违一千多日,香港发生了许多变化,许留山、陆羽茶室、优之良品相继结业,珍宝海鲜舫沉没,SaSa关闭几十家门店、时代广场的LV闭店......


伴随着一间间老字号食肆结业、药妆店拉下闸门、热闹的街景不复存在,熟悉的港味消失了吗?


香港的品牌旗舰店多,关税低,加上汇率差价,是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。奶粉、奢侈品、化妆品、药妆等琳琅满目的港货曾带动了代购职业的发展。


每到周末节假日,总能看到大批拖着空行李箱,去香港扫货的人,他们被称为“背包客”



距离福田口岸最近的上水站,一直被称为代购集散地。在上水的各大药妆店铺门口,总能看到正在整理货品的代购们。


疫情前几年是属于代购的黄金时代,就连旗舰店柜姐都会选择和代购合作,第一时间给到货源直销。


自由行关闭后,“背包客”这个职业也彻底没落了。曾经人头攒动的SaSa、卓悦,如今门可罗雀,上水、旺角的药妆店,纷纷倒闭清仓。



疫情三年,同“背包客”一样几近消失的,还有跨境学童


2020/2021学年,香港共有27000名跨境学童。


清晨,他们背着大书包、穿着港校制服,胸前挂着装有回港证和回乡证的透明文件袋,从深圳各区涌向通关口岸,排队过关,去对岸的香港上学。傍晚放学后,再返回深圳的家。


疫情前,每天辗转两地,在不同语言与城市文化之间切换,这是港深跨境学童的“双城生活”。因为多重身份,他们享受了便利的教育,但也因此,面临无奈困境。


“刚开始还期待会颁布跨境生的特殊政策,结果一耗就是三年网课。



由于漫长的疫情封关政策,一部分家长赴港陪读,告别跨境生身份,一部分选择回深就读。不过,至今依然还有逾万名跨境生,维持着网课生活。


在通关确切消息释出后,阿君妈妈第一时间转发到各个家人群。


“应该没有谁比我们更期待通关了,听到这个消息时比过年还激动,真的等待太久了!终于可以让孩子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!


时间倒退回三年前,谁也不曾预料到,“背包客”、“跨境生”会就此消失长达一千多个的日夜。


“等通关后我应该会第一个跑去续签,毕竟八达通里还有好几百块的余额呢!”曾在周末兼职过港代的Lucy激动说道。





2022年7月,位于莲塘帝景台的“港深最短距离见面地”在疫地恋情侣圈流传。这里距离香港不到百米,透过铁丝网,就能看到对岸的恋人。


“疫情下只能‘赛博拍拖’了,隔着电话屏幕谈恋爱真的很艰难,身边很多坚持不下去的感情淡了就分咗手。”Sabina与男友爱情长跑五年,两人打算等通关之后,第一时间回香港领证结婚。


疫地恋尚且如此,对于分隔两地的家庭来说更是艰难,百米不到的河对岸,是他们见不到的亲人、回不去的家。


望远镜、手机视频、庆生气球、铁丝网,这就是梓渝的9岁生日——父亲在对岸的香港遥距陪伴。


梓渝的父亲在香港工作,疫情封关前,他们是标准的跨境生活家庭,每日往返两城,生活幸福美满。



但一场疫情打破了所有平静,梓渝的父亲不得不去香港租房工作,母亲在深圳照顾孩子,原本安排梓渝去香港就读小学的计划也就此耽搁。


刚开始是往返隔离‘14+7+7’,后来又要抢健康驿站,再后来变成等摇号,从来没想过回家会这么艰难。”


空间上虽只有百米,时间上却隔着“14+7”的距离,浓浓亲情只能靠手机荧幕传递。


“疫情三年我们就只见了一次面,真的太不容易了,深圳人上一次这么期待通关可能还是在1997年。


这三年间,有人因为疫情,耽误了结婚的计划;有人来不及见亲人最后一面,生活留下遗憾;有人熬不过远距离分手;也有人被迫与家人分隔两地......



好在,重新通关的日期越来越近,无数个跨境家庭,也即将结束阻隔,拥抱团聚。


只有等待过才能体会到,这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。




///



所幸,《无间道》的台词未成真,三年之后不用“加钟”。


当我们再次涌进通关口岸,踏入那座城市时,千言万语可能都不及一句:好久不见,香港!


“好久不见,八达通、落马洲站、天星小轮、药妆店的特殊气味、茶餐厅正在读早报的老人、穿着很酷制服在街头巡逻的警察,总是很拥挤的旺角街头。”


旧的地标消失了,逝去的时间无法弥补,但新的记忆正等着我们去制造。


今年,西九文化区的故宫博物馆开了,维港跨年烟花点亮新年,clockenflap音乐节将在3月重启、BLACKPINK即将在港开唱......


我们与香港、与世界,重新连接起来了!




编辑丨Ock

校对丨小马

图源 | unsplash


微信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【深圳派】id: best0755(原:深圳百事通) 微信公众号,对话框发送关键词【香港】即可获取香港出入境最新资讯及办事入口。


了解更多深圳办事政策,请关注公众号 深圳派 (id: best0755) 长按或扫码关注